農批市場地位不可撼動,智慧化升級是未來趨勢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給全國都按下了暫停鍵,給中國經濟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多數行業處于停擺之中。餐飲暫停營業、工廠延期開工、學校延遲開學......一夜之間,傳統的線下實體經濟受到很大沖擊,但也讓互聯網新經濟受到追捧。春節前的疫情爆發,一時間讓生鮮電商火爆異常,在春節期間暴漲超過300%。因為武漢和北京疫情的爆發都來自于農產品批發市場,那么大家都在想,是否農批市場可以不存在呢?他是否可以被生鮮電商取代呢?
其實,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即便各類生鮮電商都在宣傳著原產地直采的標語,看似熱鬧非常風光無限,但是農產品農批市場才是農產品流通環節中的隱形冠軍,承擔了全國約70%農產品的流通與集散功能,很多生鮮電商平臺等都是直接從農批市場進行采購。據商務部數據顯示全國現有農產品市場4.4萬家,其中批發市場4100多家,年交易額在億元以上的批發市場有1300多家,農貿市場、菜市場和集貿市場近4萬家。2019年,批發市場交易額達到5.7萬億元,交易量9.7億噸,市場內各類經銷商戶有近240萬個,吸納就業人員近700萬人。
在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模式下,農批市場的樞紐和管道作用非常明顯。首先,供求信息在這里聚集,季節性產品在這里囤積且常年供應,大大降低了供求雙方的溝通聯系成本和物流成本;其次,在農批市場集中交易,公開比價,能夠形成相對市場化的價格,大批發商還能為上下游提供初級的金融服務,促進了市場穩定;最后,農批市場有利于實現農產品流通管理,把關農產品質量,對保障城市農產品供應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梢哉f,農批市場是傳統農產品流通模式的核心。
因此,長期以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地位一直十分穩固。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國每年有超過70%的農產品是經由全國4000多個農批市場組成的網絡渠道進行流通的,可見農批市場既是農產品流通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利益獲取者。但是,隨著互聯網的出現與發展,傳統農批市場的發展也開始陷入了瓶頸。
在此次疫情之下,整個社會經歷了兩大深刻的意識與行為轉變。一是對互聯網的價值達成了廣泛而深刻的共識,二是對食品安全以及農產品溯源有了更密切的關注??梢哉f,互聯網+農批已經是大勢所趨,行業發展不進則退,唯有自我改變才能跟上時代需求。
奧科美公司提供的智慧農批解決方案囊括了農批市場園區進出車輛管理、人員管理、巡查管理、設施設備管理、衛生安全、物業招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專業化服務能力管理、大數據管理、商戶管理、在線服務管理、線上B2B商城等系統模塊。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提高農批市場信息化程度與運營效率,去除低效或無效環節,優化產業結構與流通環節,并實現對傳統倉儲和物流設施進行升級改造,讓農批市場向標準化、規范化、溯源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奧科美智慧化農批解決方案可利用農批市場現有的線下資源優勢,利用互聯網技術一方面連接農產品產地資源,另一方面整合優化城市的市場資源,由此轉型升級成為智能化的農產品供應鏈路由器,以更好地連接與服務買家與賣家,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協同發展,讓傳統農批市場走出一條自我突破、化繭成蝶之路。
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大背景下,上海最大的淡水魚集散地的上海嘉燕水產市場就利用奧科美公司提供的智慧農批管理系統,實現園區淡水魚的全程溯源,為全上海市民提供來源可靠,安全有保障的淡水魚。
目前嘉燕淡水魚交易區74家檔口每日約有100萬斤淡水魚從市場流出,每天可產生可追溯運單近百條,充分保障每天進出市場的魚車及每一批次在售水產品擁有獨一無二的“身份證明”二維碼,以此可全程了解淡水魚的來源產地環境信息、魚飼養過程以及水車的運輸路徑。
所有進出園區的車輛都要在管理系統中進行車輛備案,會生成專屬的個人二維碼,車輛信息與司機個人信息綁定。進出園區必須掃碼登記,只有經過備案的車輛才能放行通過。車輛在產地進貨的時候需要使用奧科美公司為嘉燕提供的運單系統定位確認貨源地然后輸入貨物及收貨檔口信息。而產地需要掃碼確認司機的運輸信息是否與真實采購信息一致。司機與產地的操作,保證了貨物來源信息真實有效。檔口接貨時也需要掃碼確認貨物信息,這樣可以采集到貨物的流通信息。而當檔口銷售貨物時,通過電子交易系統,可以采集買家的相關信息。這樣一條完整的淡水魚溯源信息就采集到了。產地,司機,檔口,零售商……全程追溯。
北京奧科美公司提供的智慧農批解決方案希望能推動農批市場的智慧化、綠色化、標準化改造,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更安全更有保障。歡迎咨詢。
- 上一篇:給農批改造的幾點建議
- 下一篇:國外農產品批發市場與國內的批發市場有哪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