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如何助力農產品流通
農產品流通是指農產品中的商品部分,通過買賣的形式從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轉移的一種經濟活動。農產品流通包括農產品的收購、運輸、加工、包裝、儲存、分銷、信息處理、市場反饋等一系列環節。
大數據時代,數據是能力,是競爭力,也是戰略資源。農業生產、流通、銷售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撐,數據將使農業生產產生顛覆式的變化。大數據在農業上的應用主要有兩方面:數據采集,數據利用。數據利用主要指針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分析,與農業全產業鏈深入融合、打通分析,讓數據在融合中發生聚變,進行相關預測研判。
目前大數據在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利用率低。推進農業“大數據+流通”,能夠有效實現資源整合、優化農產品流通結構、提高流通效益。
農產品流通環節的主要角色:
1.生產主體:散戶小農戶、種養殖大戶、生產基地、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
2.中介服務: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經紀人、收購商、批發商、供應商、分銷商、批發市場、大型集散地、物流公司、冷鏈物流公司
3.加工主體:專業合作社、加工企業、加工基地
4.消費者
大數據在流通環節的應用:
1.優化流通布局
2.優化流通鏈條
通過對流通數據、物流數據、消費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建立主銷區文檔,緊跟消費區域的變遷,調整流通方向,提前進行預售、團購等工作,精準營銷推廣。同時方便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對接資源,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實現高效率流通。
3.實現精準營銷
消費是農產品流通的根本動力。通過對消費者評價反饋、意見建議、區域分布、年齡分布、性別比例等消費數據(目前以電商為主)的積累、深入挖掘和分析,實現用戶精準畫像和行為分析預測,跟進消費者消費行為和購買方式等消費特點的變遷,提供前置性預測研判,反哺生產環節,生產適合消費者需求的農產品,對產品進行研發和改進,使其產品和營銷方式滿足市面上多數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實現精準營銷。
4.解決滯銷難題
通過對市場價格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改變農產品流通方向,解決滯銷難題。如本地價格高,其它地方價格高,可選擇往外多運。
5.完整追溯體系
建設完整的農產品的可追溯體系,實現“一物一碼”,可對產品的生產、倉儲、分銷、物流運輸、市場稽查、銷售終端等各個環節采集數據并追蹤,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讓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通過一物一碼技術追溯產品流通過程,一旦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可快速、精準召回,減小企業損失。同時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掃描溯源二維碼查詢產品的同時,溯源系統后臺也將對消費者信息進行收集,為企業建立自己專屬的數據庫。同時消費者及監管部門可以明明白白的看到商品的信息,也能夠提升品牌可信度。